以人為本促和諧 凝心聚力謀發展
----中共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第四屆委員會工作報告
同志們:
受中共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第四屆委員會的委托,我向大會作本屆委員會工作報告,請予以審議。
一、過去四年工作回顧
本屆黨委自2011年5月選舉産生以來,在校黨委的正确領導和廣大黨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和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創先争優活動和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和工作重點,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學院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水平,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現分四個方面彙報如下:
(一)抓好黨建基礎工作 加強思想組織建設
在本屆黨委任期中,我們遇到兩個大的活動:創先争優活動和群衆路線主題教育活動。這兩項活動是黨中央統一在全黨部署的大活動,對新時期黨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紮實開展好這兩項大活動不僅是上級黨組織和校黨委的要求,更是學院發展的内在需要。
在創先争優活動中,學院黨委及早行動,研究制訂了學院兩個節點、三個階段的活動計劃并在全體黨員中進行了動員。學院黨委經過研究,确定了創先争優活動的主題:“踐行師德創先争優、辦人民滿意教育”,也确定了創先争優活動的總體要求和工作思路,并向全院黨員和師生進行了莊重的承諾。學院黨委通過開展“三最三星”、黨員示範崗的評選與學習等活動,推動學院黨委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促進廣大黨員争當優秀共産黨員,從而為實現“高水平伟德官网bv”建設目标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
在開展群衆路線主題教育活動中,我院結合實際、精心組織,嚴格按照三個環節四個節點的要求,認真做好規定動作,創新自選動作,紮實推進各項工作,順利完成了群衆路線主題教育活動的各項任務。在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進一步突出了作風建設,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四風”進行大排查大檢修,在班子建設、理論武裝、組織建設、黨支部工作、分黨校和黨員教育工作、黨員管理和黨員發展、師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改善管理服務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過開展群衆路線主題教育活動,我們加強了理論學習、注重思想武裝;圍繞發展目标,在廣泛調研、聽取師生意見的基礎上,對影響和妨礙學院發展的問題進行了梳理,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并認真進行了整改,為學院發展打造了良好的組織基礎和思想基礎。
在這兩大活動及平時的黨務工作中,我們力求實效,避免形式主義化,開展活動針對性強。在班子建設方面,我們努力貫徹落實好黨政共同負責制,形成黨政合力的有效機制;理論學習和思想武裝方面,我們創新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形式,努力将理論學習與學院發展實際相結合,并通過多種形式加強了教職工黨員和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在組織建設方面,我們認真做好黨員出口機制試點工作,強化黨員意識教育,純潔組織,并嚴格按照标準與規則發展新黨員。為更好地把握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的規律性,我們定期組織師生開展黨建工作研讨,專題研讨學院黨建工作;為了增強凝聚力,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我們要求并積極支持各支部按照規定開展組織生活以及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參觀學習活動、支部共建活動、資助活動等。
(二)緊緊圍繞中心工作 促進師生全面發展
學院黨委一班人認識到,僅僅做好黨建基礎工作還遠遠不夠,還要看能否促進學院中心工作進步,促進學院發展。四年來,學院黨政合力,共同努力,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社會服務以及對外合作等領域都取得了很多的成績和長足的發展。
四年來,學院響應學校回歸大學本位的号召,狠抓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學校教學方面簡政放權的試點學院,學院在教學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工作,成立了英語言中心,在專業教學、公共教學方面都取得豐碩成果,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王臘寶教授的《英語經典美文》獲批2013年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2014年該課程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評選為“大學素質教育精品通選課”;孫倚娜教授主持《大學英語應用類課程》獲批2013年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王宏、孟祥春老師主持的《中國傳統文化》被評為2013年教育部來華留學生英語品牌課程。學院不斷加強教學改革與研究工作,不斷完善成果内容,不斷争取更多支撐和引領教育發展的優秀成果。孫倚娜教授主持的教改項目“創建多模态英語教學環境,構建大學英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獲2013年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在2014年在蘇州大學青年教師授課比賽中,楊志紅獲一等獎第一名;陶麗獲江蘇省青年教師授課比賽一等獎。此外,一批教師分獲“周氏教學獎”、“建行教學獎”等多種獎項。學院也因此獲得了校級本科教學工作考評獎。
學院的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進步。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在全國排名并列第17名,被江蘇省列為“十二五”一級重點學科。目前,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中國文學與區域文化研究(跨文化視野下的文學研究方向)進展順利。為加強科研工作,學院啟動了科研團隊的工作。近4年共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項目10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0餘項;出版專著30餘部,譯著近70部,教材60餘部;在國内外權威核心和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多位教師獲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
學院大力推動學術交流,先後舉辦了江蘇省高等學校外國語教學研究會蘇州分會成立大會、“2014中國澳大利亞文學研究高層論壇”、“形式與功能:2015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讨會”(the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Form & Function)、 “東亞語言習得工作坊”(East Asian Language Acquisition Workshop)等20多個全國性會議和活動。通過這些學術活動,學院與國内外同行建立起了廣泛的聯系。
學科建設的基礎是師資隊伍建設,學院把穩定教師隊伍放在首要位置,大力補充新專業專任教師隊伍。四年來有十多名教師攻讀博士學位,每年有數十位教師參加各類學術會議。一批德才兼備的核心師資脫穎而出,成為國内各重要研究會的會員、理事或常務理事,多名教師在國内有影響的學會擔任要職。目前,學院共有教授22名,副教授70名,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4名,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核心的新的師資隊伍已經形成。
人才培養是學院工作的根本任務。四年來,學院舉全院之力,大力加強學風建設,通過各種有益活動,服務于學生的成長成才,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學院積極探索新的人才培養路徑,建立獨具伟德官网bv特色的學業規劃體系和特色化學風建設方案,學生的創新能力、科研水平都有了長足進步。在實施學業規劃的兩年間,學生反饋意見良好、成效顯著。實施學業規劃指導的各年級學生學年平均學分績點普遍明顯上升。目前,2012級學生平均學分績點已上升到3.53,2013級學生平均學分績點已達3.48,2014級學生平均學分績點為3.49。而各年級不及格率大幅下降,考試均能做到零違紀情況發生。同時,量身定制的學業規劃目标還幫助學院學生在省級、國家級比賽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院學生成功申報的各級各類學術科研項目或創新實踐項目數量大幅提升,部分本科學生已經開始獨立發表學術論文。
此外,學院繼續推進學生第二課堂建設,以豐富學生課餘生活,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培養外語複合型人才為目标,圍繞“第二課堂與學生素質”的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并大力推進學生的社會實踐、志願者活動與國際交流,緻力于提高學生專業素質、營造人文氛圍、培養創新能力、推進就業指導。學院承辦了2014年“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江蘇賽區決賽。四年來全院有近575名學生參與校外大型志願者活動,有80多位學生獲得國家及省市級獎勵,先後派遣各個語種專業150多位學生赴國外學習交流。舉行講座和科研活動百餘場,有效地推進了學生專業學習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提升了學生課外創新與實踐能力。大力開展幫困助學工作,積極拓寬渠道,通過多種形式幫助貧困生解決困難,四年來通過學院及教師個人牽線籌集社會資金用于幫困助學。
研究生培養方面,為了更好地推動研究生的學術研究,文學和語言學方向先後啟動研究性Seminar,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廣泛的影響。為了配合翻譯教學,學院舉辦口譯與筆譯大賽,在研究生階段強化翻譯技能培養。一批研究生課程被評為省級和校級研究生精品課程。連續四年組織學院博碩士研究生參加“江蘇高校外語專業研究生學術論壇”,一大批研究生在論壇獲獎。學院還成功申報校級研究生創新平台。
(三)大力改善辦學條件 促進學院和諧發展
在目前學校的辦學格局和分配方式下,學院的行政創收工作是學院穩定、和諧的基礎。随着高等教育大衆化推進,成人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我們隻能拓寬渠道,培育新的增長點,在競争激勵的情況下,我院經濟保持了平穩發展。在努力穩定自考、成教等傳統項目的同時,我們積極開拓出國留學與培訓市場。我院成為江蘇省四家陽光留學培訓基地之一,與英國York St John University等合作的留學預備班規模效益質量越來越顯著;與加拿大多倫多愛特精英學校合作的直通多倫多大學項目起步良好,規模效益穩步提升。大力發展培訓教育,拓展培訓市場,特别是為蘇州市委組織部青年幹部後備班、江蘇省高校教師研修班、蘇州大學幹部管理班、秦山核電站班等進行英語、法語等培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我們還努力加強成教與培訓的日常管理、教學質量與招生宣傳力度,學院成教的品牌形象初步形成。
學院積極創造條件改善辦學條件,積極申報中央地方共建實驗室等項目,在學校的支持下新建立了多語種實訓室、世界文化教室等教學設施,改造了教工之家、廁所等,教師工作室更加齊全。新成立了擁有刊号的Language & Semiotic Studies(《語言與符号學研究》)雜志。學科經費等有大幅度的提升,辦學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和諧學院建設,密切關注廣大師生的思想動态與利益訴求。學院黨委建立聯系群衆、服務群衆的各種機制,組織班子成員和黨員幹部開展調查研究、結對幫扶、走訪慰問等活動,深入做好聯系服務群衆工作,幫助師生員工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在制訂事關廣大教工切身利益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改革方案中,我們通過各種會議、征求意見、個别交流等多種方式及時了解師生的思想動态與利益訴求并及時給予回應,充分利用教代會、教授會、教職工會議、黨委擴大會等形式,加強信息溝通與交流,凝聚智慧。院黨委注重和教授及中青年骨幹特别是黨外高級知識分子交朋友,努力營造感情留人、事業留人的良好氛圍。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督促青年教師成長并力所能及提供一些支持。
努力抓好離退休工作。外院離退休人員有近百名,人數較多,負擔也較重。離退休人員的穩定是學院和諧的一個重要方面。為此,學院黨委高度重視離退休工作,及時關注老同志的思想狀況和生活狀況,有情緒及時溝通化解,有問題及時創造條件解決。積極吸收一些力所能及的老教師參與學院教學、管理等工作。在有關老師的大力支持下,完成退協、退休黨支部的新老交替。
(四)落實“黨風廉政”責任 嚴格自律樹立威信
院黨委認真貫徹黨政共同負責制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斷完善學院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集體領導、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黨政和諧的良好運行機制。班子成員都能較好履行崗位職責,認真負責地開展工作。院黨委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分析原因,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以期進一步推動學院工作的進步。院領導班子成員嚴格自律,不謀私利,以求清譽。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學校黨委十項規定精神。在評獎評優、職稱晉升、經濟利益等方面“後師生之樂而樂”,沒有發放任何名目的補貼,包括手機費補貼、交通費補貼等。學院班子還注重提高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通過管理服務示範崗等形式,加強管理人員的作風建設。為此,我們推進行政教輔人員的考核工作,有力改善了行政人員的服務意思和工作質量。
同志們,回顧四年來的工作,我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成績的取得,是學院全體黨員、全院師生員工共同努力,團結奮鬥的成果。在此,我謹代表學院黨委、行政向同志們、老師們、同學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志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清醒地看到了我們的不足和發展所面臨的嚴峻形勢。黨委的思想發動工作與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的發揮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有待進一步更新,教學質量仍有很大提高空間;學院的科研氛圍尚不夠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還不夠多;我們的師資隊伍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尤其要在中青年骨幹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學院行政創收形勢也不容松懈,這一切都需要我們進一步開拓創新,提升水平,提高效益,等等。搞準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将為學院下一屆黨委更好開展工作指明方向。
二、今後工作展望
同志們,今年是“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編制“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關鍵之年。學校發展在提速,圍繞創建“國内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建設目标将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這讓我們感受到巨大壓力和沉甸甸的責任。伟德官网bv在學校新的一輪大發展中是迎頭趕上還是沉淪落伍,将取決于我們未來幾年工作的狀況。為此,學院黨委和行政必須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思想發動,凝聚共識,推進改革
紮實有效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促進事業發展的思想和組織保障。我們要以深入全面開展三嚴三實教育為抓手,全面加強黨的組織、思想、作風和制度建設,把我院黨委建設成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和諧型黨組織。要進一步加強支部建設,把黨支部建設成為有較強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黨組織,為學院形成風清氣順、奮發向上的氛圍奠定基礎。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要結合“十三五”規劃制定,蘇大章程的學習等活動,提高并統一廣大師生的認識水平。
(二)回歸本位,狠抓教學,提升水平
要圍繞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大力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要積極服務于學校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同時提升學院的國際化水平;要營造更加濃厚的研究氛圍,貢獻更多的科研成果,要建好一級學科博士點,争取學科排名有所提升;要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整體辦學水平。
(三)以人為本,加強保障,促進和諧
學院事業發展到今天,取得較好的發展基礎,同時也面臨着許多發展瓶頸,遇到了不少困難。隻有緊密依靠廣大教職工,不斷的改革創新,努力奮鬥才能解決問題、克服困難,才能推動學院事業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切實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保護和調動全體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廣大同學成長成才。在維護廣大師生權益的基礎上更關注我院廣大教師的長遠發展和學術競争力,更關注教育質量的提升,更關注學生的素質提升和自由發展。要充分挖掘、組合學院各項資源,提高辦學效益,改善辦學條件。
同志們:回顧過去,我們有付出,有喜悅,有收獲;展望未來,我們有信心,有目标,有希望。讓我們在在學校黨委、行政的正确領導下,以更加廣闊的思路視野,更加堅定的勇氣信心,更加昂揚飽滿的工作激情,更加蓬勃進取的精神狀态,更加勤奮務實的工作作風,全面推進學院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為努力開創學院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奮鬥!